• 首页
  • 关于星辉娱乐
  • 业务范围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业务范围

    你的位置:星辉娱乐 > 业务范围 > 59年毛主席斥巨资买下一堆赝品,周总理困惑,伟人却明示:赚大了

    59年毛主席斥巨资买下一堆赝品,周总理困惑,伟人却明示:赚大了

    发布日期:2024-08-11 12:17    点击次数:144

    1959年,毛主席嘱咐财政部门拿出12万美元,他要用这笔钱购买一批古董字画。

    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想要阻止。

    因为,几周前,博物院的同志刚刚验看过,毛主席要买的那批字画是赝品,其价值最多也就3000美元。

    周总理认为,即便要照顾这批字画原主的心情,也至多只能给对方3万美元。

    但毛主席却哈哈大笑,他对周总理说:“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11万多,就给他12万!这叫‘投石问路’嘛!我们赚大了!”

    那么,毛主席为何要这样说呢?

    原因在于,这批字画的原主身份不凡,正是曾经担任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

    这批字画,是他托程思远带回来的,是向大陆释放的一个友好信号。

    李宗仁的野心

    关于李宗仁的归国始末,其实还要从1949年开始说起。

    那一年,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

    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趁机发难,逼蒋介石下野。

    虽然蒋介石百般不甘愿,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做出退让。

    李宗仁就这样,成为了国民党的代总统。

    然而,战胜蒋介石之后,李宗仁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蒋介石虽然离开,但他的势力在国民党内部根深蒂固,以至于李宗仁这个代总统发号施令,根本就不管用。

    国民党内部各大派系斗成一团,贪污腐败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而在外,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的几大重要城市均已失守。

    可以说,此刻国民党的境况,任何人都难以挽救。

    蒋介石则来了一手更绝的,他在卸任之前把中国所有的外汇和货币储备金都搬到了台湾。

    甚至连美国方面援助给国民党的武器,也运到了台湾。

    这样一来,李宗仁刚一上任,就面临着既没钱也无兵的窘境。

    这让李宗仁内心与我党和谈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当年四月,他派出代表到北平谈判。

    当时,李宗仁是这么说的:“我要做到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江山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

    但这个想法完全是痴人说梦,解放军眼看就要实现解放全中国的目标,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接受国民党的条件。

    何况划江而治的办法,会埋下严重的分裂隐患,这个办法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满足国民党高层的一己私欲,所以,我方很快就回绝了。

    我方希望李宗仁能够迷途知返,和人民站在一起。

    但李宗仁显然还抱有幻想,一直试图和我方谈一些不可理喻的条件。

    同时他又认为,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可以抵御解放军很长一段时间。

    眼见李宗仁油盐不进,我方只好向他发出最后通牒:以4月20日为期限,此日一过,无论李宗仁是否接受统一的条件,我方都势必要过江,完成统一。

    4月23日,解放军解放了南京,而李宗仁于凌晨仓皇地逃往桂林。

    孤立无援

    桂林是李宗仁的老地盘,所以,这里的形势对李宗仁还算有利。

    当然,李宗仁也意识到,自己是无法与解放军抗衡的。

    而此时,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斗又起,蒋介石想趁机重回总统之位。

    这一切,令李宗仁心力交瘁。

    由于丢失南京,所以李宗仁认为,眼下自己只有两条路走。

    要么引咎辞职,要么就是与蒋介石达成一致,使蒋介石不再对自己处处干涉,这样或许还有力挽狂澜的机会。

    但想想也知道,蒋介石是绝对不肯和李宗仁坐下来好好商议的。

    更何况,如果支持李宗仁力挽狂澜,蒋介石就得交出自己手中的兵力钱财,这无异于是要了蒋介石的命。

    所以,双方的谈判实际上还没开始,就已宣告失败。

    被逼到无路可退的李宗仁,只能如此说道:

    “在目前局面下,蒋先生既不肯放手,我断然无力起死回生。蒋先生最后必凭借他优势的海空军,退保台湾一隅,建立一个小朝廷。到那时,我们在大陆全部溃败,恐怕想进入台湾谋一枝之栖也不可能。现在我既然在内战中失败,倒不如拿出体育家风度干脆承认失败,把军政大权让予中共,以免内战继续,生灵涂炭。”

    可是,一个权力摇摇欲坠的总统,想要谈和也并非那么容易。

    就连桂系内部对于是战是和,都分成了两派。

    李宗仁刚把自己的主意说出来,下面就吵翻了天,到最后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

    美国方面的态度,也让李宗仁倍感焦虑。当初,李宗仁上位是得到了美国方面支持的,毕竟,蒋介石的表现实在太过糟糕,美国人不得不另选棋子。

    但现在李宗仁的表现,也让美国大感不满。

    所以,美国产生了断绝援助的想法,这样一来,李宗仁更加孤立无援。

    万般无奈之下,1949年11月,李宗仁乘飞机前往香港,并计划由香港前往美国,这也是他最后的希望。

    无论如何,他还是国民党的代总统,美国方面也并没有公开断绝对他的支持。

    而他的飞机刚刚在香港落地,蒋介石便派来了说客。

    虽然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水火不容,但蒋介石也深知,李宗仁在党内依然有着不小的政治影响力。

    在这种时候把自己的政敌放去美国,显然是后患无穷。

    所以,蒋介石想要力劝李宗仁留在中国,最好是能够跟着蒋介石一起去台湾。

    但李宗仁很清楚蒋介石的为人,一旦跟蒋介石去台湾,就等于羊入虎口。

    所以,李宗仁态度坚决,一定要去美国。

    蒋介石无奈,又拿出第二套说辞,希望李宗仁能够放弃代理总统这一称号,以副总统的身份前往美国。

    但李宗仁依旧拒绝,这也等于在明面上宣告,蒋介石此时的领导人身份并不合法。

    李宗仁的这个做法,让蒋介石恨之入骨。

    身份转变

    不久,李宗仁以治病的名义前往美国,并且得到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接见。

    但此时此刻,杜鲁门心情复杂。

    杜鲁门

    他们为了国民党已经投进了大量的资金,本以为可以借国民党这个傀儡控制中国,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现在国民党的两个总统还争执不下,一个个都想来找美国求援。

    不得不说,美国在国民党身上做了一笔亏本生意。

    但即便如此,李宗仁在美国却还有自己的政治价值。

    因为,当时正值美国大选,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都有着一定的失误,两党也都打算用这一点来攻击对方。

    而此时,李宗仁就成为了提供证据的最佳人选。

    但是面对两党的拉拢,李宗仁表现的颇为摇摆,对于大选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

    所以,在大选结束之后,李宗仁连这一点政治价值都失去了。

    1954年,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党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职位。

    从此,他真正成为了一介平民。

    不过,这份政治上的打击,反倒让李宗仁的内心平和了不少。

    这些年来,他旅居美国,门可罗雀,反倒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看待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差距。

    李宗仁的执政手段虽然算不上高明,但他内心深处还是爱国的。

    所以,当看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进步速度一日千里时,李宗仁也不免感慨。

    他认为,到了此刻,蒋介石那反攻大陆的美梦,只怕再也实现不了了。

    后来,有美国记者前去采访,谈到他当年所提的划江而至的方案。

    李宗仁却连连摇头,说道:“如果划江而治,(中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立,民族所受的创伤恐怕几代也无法治好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在我们敬爱的祖国未来的历史上,我会成为什么样的罪人呢?”

    回归祖国

    而1955年另一件事情,又让李宗仁振奋不已。

    就是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同时强调,台湾永远是中国的领土。

    而这番话,恰恰说中了李宗仁的心事。

    自从蒋介石逃到台湾,李宗仁便一直担心国家分裂的问题。

    而现在,周总理却指明了一个未来的方向。

    所以,李宗仁在当年八月,便公开发表声明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更难得的是,虽然身处美国,但李宗仁依然对美国的对台政策提出了批评,并指出,美国此刻向台湾海域派遣舰队的行为,是违反国际准则的。

    李宗仁这关键时刻的声援,对新中国而言,意义非凡。

    虽然过去立场不同,但由此能看出,李宗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毛主席和周总理考虑,如果李宗仁能够回国的话,那么,对于将来台湾的统一将会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但对于回国这件事情,李宗仁顾虑颇多。

    他认为,自己曾经是国民党的领导人,和共产党之间,矛盾不小,万一回国不被国民所接受,可怎么办呢?

    周总理很清楚李宗仁的这种顾虑,所以,便邀请李宗仁的好友程思远先来北京。

    总理对程思远说:“爱国一家,不分先后。”

    言下之意,李宗仁如果回国,我方绝对是热烈欢迎的。

    程思远将周总理的意思,转达给李宗仁之后,李宗仁激动万分,但还是担心自己回国之后会有种种麻烦。

    所以,等程思远再次面见周总理时,周总理反复强调,我们对李宗仁的态度是友好的。

    只要他愿意回国,祖国随时欢迎他前来定居。

    如果他回到祖国之后,愿意再回美国,我们也绝不阻拦。

    如果李宗仁还是担忧的话,也可以在欧洲先旅居一段时间,再商谈回国事宜。

    听到这话,李宗仁心中的顾虑,几乎完全打消了。

    所以,他很快又给程思远写了一封信,同时还送来了自己精心收藏的一批古董字画。

    这些字画,是李宗仁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购得的,前前后后花费了大约11万美金,他一直视若珍宝。

    而现在,李宗仁已经下定了回国的决心,所以,便决定把自己这些藏品献给祖国。

    这是极大的诚意。

    所以,周总理闻讯之后也很高兴,还决定把这批字画安排在故宫博物馆展览。

    另外,虽然李宗仁说是捐献,但考虑到他为这些字画付出不少心血,所以,周总理还是决定花钱来收购这些古董。

    可没想到,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故宫的专家对字画进行了仔细的鉴定,结果却发现,李宗仁收藏古董的眼光实在一般,一批画中,十有九成都是赝品,价值并不高。

    这件事情让周总理左右为难。

    没想到,毛主席得知消息之后,当即就决定以12万美元的高价,来买下李宗仁的这批画。

    在毛主席看来,这些画不值钱,但李宗仁背后的统战价值,远超12万美元。

    李宗仁作为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他对于统一的支持,是一个最具价值的政治信号。

    就算是蒋介石等人,也绝不能够忽略李宗仁在这方面的影响力。

    12万美元,换统一大业更进一步,当然物超所值。

    不久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再次拜托程思远,向李宗仁传话:“李先生的藏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赝品。但政府体念李先生的爱国热忱,将送他一笔赴欧洲的旅费,以壮行色。”

    李宗仁得知,大为感动,从此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1965年,李宗仁终于冲破了重重阻碍,回到国内。

    从此,李宗仁将促进台湾和平统一为己任,不断的团结两岸同胞,发声呼吁,希望能够尽早实现两岸的统一。

    李宗仁弥留之际,回忆自己这一段回国的曲折经历,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

    参考资料:

    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

    中新网《李宗仁回国所捐文物多为赝品,毛主席:他投石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