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星辉娱乐
  • 业务范围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业务范围

    你的位置:星辉娱乐 > 业务范围 > 青白瓷在宋瓷中的价值与地位

    青白瓷在宋瓷中的价值与地位

    发布日期:2024-08-24 07:19    点击次数:130

    曹教授的学术讲座让我们从历史的各个角度认识到青白瓷在宋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01

    宋代文化与宋代瓷器

    1

    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一个高峰

    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历时共320年(公元960年—1279年),北宋(960—1127 )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宋朝完成的,即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而另一大发明“造纸术”也主要是在宋代发展的。因此,近代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欧美学者也称宋代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图片

    宋徽宗《听琴图》

    图片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2

    宋代也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

    我国瓷器的产生虽然可以追溯的二千年前的汉代,甚至夏商,但是真正的发展是在唐宋。

    尤其是宋代,瓷器极为繁荣、普及,突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局面,釉色众多,千姿百态,名贵的金银铜器、玉器、漆器已经多被瓷器取代。

    现时已发现的中国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

    02

    宋代的重要窑口与窑系

    1982年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把宋代瓷窑归纳为六大瓷窑体系:即(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龙泉青瓷系;(6)景德镇青白瓷系等。

    后又又八大窑系说:(7)官窑青瓷系(汝窑、南宋官窑、哥窑);(8)建窑、吉州窑黑釉瓷系。

    十大窑系说:

    北方五个:(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系。

    南方五个:(1)越窑青瓷系;(2)景德镇窑青白瓷系等;(3)龙泉青瓷系;(4)建窑黑釉瓷系;(5)吉州窑瓷系。

    图片

    图片

    宋明代万历年间张应文在《清秘藏》中首次提出了“五大名窑”说,即“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清代后后“五大名窑”演变为:  汝、官、哥、定、钧等内容。

    但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一、评价宋代的所谓“五大名窑说”在宋元并不存在,而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反映的并不是宋代真实的历史情况。

    问题二、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宋代的“官哥” 和“官钧” 存在很大的疑问。

    哥窑也不见于宋人记载,元人孔齐《至正直记》有“哥哥洞窑”、“哥哥窑”的记载,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才首次提到“哥窑”一词。

    “官钧”也不见于宋元记载,基于考古资料新研究,学术界现在多接受“官钧”器物出现的时间不是在宋代而是明初时期。

    03

    名窑与名瓷的评价标准问题

    名窑与名瓷的评价标准很重要,如果标准不一样,其评价结论自然就不一样。过去评价一个瓷窑是否是名窑,一件瓷器是否是名瓷主要看它是否是官窑或官瓷,其实这是片面的。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文物的评价标准。

    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

    所以说名窑与名瓷的评价有三个重要标准

    一、看其瓷器品质特征如何

        主要看:瓷器的釉色、造型、纹饰的精美程度,产品的独创性和特色程度,能否代表其时代的审美风格和民族特色。

    二、是否为官窑或为宫廷选用,是否有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

    三、当时的生产规模大小与市场占有程度,对其它瓷窑及后代陶瓷发展的影响程度。

    以上三个标准中能够符合其中一个都可以称为名窑与名瓷,三个都符合就更标准和全面了。

    04

    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瓷器

    青白瓷是一种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的瓷器,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南方,以景德镇窑为代表。

    形成机理:其胎一般为高硅、低铝、低铁质胎,釉属于透明的高钙釉,即石灰钙釉,这种釉在高温易流淌和熔透,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铁,且烧成中处于还原气氛,故釉色形成白里泛青的特点。

    “青白瓷”这一概念在宋代的文献中就已多次出现,如成书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蔡襄之《茶录》记载的茶盏中就提到“青白盏”,后来在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赵汝适的《诸番志》和蒋祁的《陶记》等文献中均提及“青白磁器”等名称。

    如南宋《陶记》中有: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

    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多处提到我国外销的“青白磁”或“青白花磁”。

    至清代以后,“青白瓷”开始被称呼为“影青”、“映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5

    宋代青白瓷器的重要价值

    1

    青白瓷的艺术与美学价值

    陶瓷之美主要包括:器用之美、器形之美、器色之美、器质之美、器饰之美。

    景德镇青白瓷产品釉色、造型、纹饰的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任何其它名窑,而且在有些方面还是独树一帜的。

    以湖田窑为代表的景德镇青白瓷是最典型的青白瓷,其釉色青白淡雅、明澈光润,胎质坚硬细白、体薄透光,造型丰富、挺拔,装饰精巧、秀美,历来有“饶玉”、“假玉器”之称,也被公认是中国青白瓷的最高代表。

    景德镇窑青白瓷的“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品质特点在宋瓷中最为显著,其薄度与透明度在宋瓷中是最高的。

    青白瓷的融合之美:青与白之融合、南与北之融合、胎与釉之融合、造型与装饰之融合、高贵纯净之美。

    图片

    图片

    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注碗 

    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墓出土,安徽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景德镇宋代青白瓷托盏

    2

    景德镇宋代青白瓷一直为宫廷所选用

    《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二瓷器库条有:“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

    可见北宋建国初年景德镇青白瓷烧制已非常成功,已经和当时的越窑、定窑等名窑的产品一道被选为宫廷用瓷了。

    由于景德镇青白瓷博得了宋真宗皇帝赵恒的特别喜爱,以致他在景德元年即1004年把他的年号赐予景德镇(原名昌南镇)。

    “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卷八《无学点茶乞诗》。

      说明在北宋后期点茶用器上饶州景德镇的青白瓷与汝州的官窑青瓷是并列重要的。

    南宋后期蒋祈在《陶记》中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瓷,龙泉青秘,相竞奇矣”。可见当时景德镇窑青白瓷与定窑、龙泉窑势均力敌。

    图片

    景德镇湖田窑考古发现带“官”字刻款的青白瓷片

    图片

    廸功郎浮梁县丞臣张昂措置监造”文,景德镇湖田窑出土

    图片

    图片

    青白瓷釉下“庆瑞殿”铭刻花碗瓷片

    杭州南宋遗址出土,胡云法藏

    3

    景德镇宋代青白瓷的生产规模

    与市场占有程度及其影响程度

    景德镇青白瓷窑址主要分布于南河流域的湖田、湘湖、南市街及景德镇老城区,其数量有130余处。宋代蒋祁在《陶记》中所言,景德镇地区的瓷窑就多达三百余座。

    景德镇青白瓷在宋代风靡一时,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海内与海外无不畅销。据宋人《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文献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均有专门出售青白瓷的店铺。青白瓷是宋元瓷器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品种,生产的窑口遍及大半个中国。

    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

    青白瓷窑系遍及大半个中国,据有关统计,青白瓷窑已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共8个省34个县发现,是宋代瓷窑体系中规模或影响最大的窑系。

    景德镇窑青白瓷除了对同时代其它窑口青白瓷的影响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景德镇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就没有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及其它瓷器的发展。

    图片

    元青花

    梅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编辑:袁璐瑶

    审校:曹武清

    青白瓷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的二级学会,以严谨学术为基础,团结民间收藏之有生力量,共同致力于:

    做好青白瓷研究,

    讲好青白瓷故事,

    传播青白瓷文化。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